正如咖啡與石頭的相遇,我們稱之為“碰”,這種帶著速度感的對撞生成火花,迸出驚喜。
廈門石材展會上,畫王大理石展廳化身咖啡館,向觀眾和參展商們提供免費咖啡——事實上也正如設(shè)計師所愿,這里成為了一個消解距離的場所,將人與人連接在一起,而不只為了某種呈現(xiàn)。
一塊原石的蛻變與一??Х榷沟耐懽冇刑嘞嗨浦帯I沟奶幚矸绞?、烘焙程度、研磨程度和沖煮方式……最后通過良好的銷售渠道呈現(xiàn)在杯中。
這很像畫王大理石品牌的產(chǎn)品,從原石到材料成品,它們擺脫自然條件的客觀約束,經(jīng)過如咖啡豆拼配般的神秘調(diào)配和精密創(chuàng)作,石材呈現(xiàn)出更加自由的美學形態(tài)。
咖啡萃取的過程,是提取純粹的屬于自然的味道——對于石材而言,那是設(shè)計應(yīng)用中豐富的材質(zhì)變化和令人感動的微小細節(jié)。
凡事追求效率、便捷和數(shù)字化的時代,人們漸漸失去了對時間的感覺。在目不暇接的展會中,如何營造一種等待,凸顯時間的價值?
原石咖啡館像一根棲木,在材料與材料的間歇里,讓人們得以停駐、感受、喘息、舒緩。我們希望在這個展廳林立的場館里,演繹一個少被數(shù)字化時代牽制的,緩慢而感情豐沛的現(xiàn)場。
許多人覺得品咖啡是一種玄學,或許是因為口感的細微差別難以被大眾理解。究竟有多少人能感受到其中的微妙,提煉出諸多感受? 當觀眾通過狹長的展示區(qū)步入展廳,視覺豁然開朗的同時,更能從音樂層面理解“咖啡美學”,那不是音響放出的優(yōu)雅曲調(diào),而是隨機組合出的各種聲音——研磨咖啡豆的機器聲、高壓蒸汽噴射的氣流聲、杯子碰撞石臺的聲音、交流低語的細碎談話聲……這是由觀眾共同參與、專屬于“原石咖啡館”的聲音。
一個有趣的現(xiàn)象是:他們不只盯著展品,也不會埋頭在手機里,而是和具體的人、具體的場景融和在一起,在原石咖啡館,時間和空間正作為一種價值被提供。 從超級連鎖品牌販賣的早餐咖啡到當季的稀有農(nóng)園特種咖啡,和千變?nèi)f化的石材一樣,關(guān)于商品原料的故事充滿了這座城市。展廳中的每間展館都像一個王國,展示了一個新的世界。
就像品嘗一杯馥郁的咖啡,當材料的附加價值被擴大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,我們一定不要忘了最初對材料本質(zhì)的欣賞和追求。